成果发布 | Mizuno团队:坠向超大质量黑洞的低角动量物质激起神秘振荡

科学家预言 厘赫兹频率准周期振荡可为低角动量物质坠向黑洞提供证据

2025-03-20
成果发布|转角二碲化钼第二莫尔拓扑平带中的新奇物性
2025-03-30
Science+1!首次实现,交大团队取得重大突破!
2025-03-15
新年喜讯!海铃团队首次在南海观测到大气缪子信号!2024年共完成两次海试
2025-01-30
成果发布 | 袁凡奇团队计算二维多带铁基超导体的分数涡旋束缚态并预言其伊辛超导性
2025-01-17
成果发布 | 严智明与丁洪团队在铁基超导材料Ba1-xKxFe2As2中发现由鞍点嵌套驱使形成的电荷密度波
2025-01-06
科研动态 | muEDM实验缪子触发探测器成功进行束流实验
2024-12-01
PandaX-4T实验首次观测到太阳硼8中微子与氙原子核相干散射的迹象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的PandaX-4T实验(“熊猫”四吨级液氙实验)利用总曝光时间为259天的数据,以2.64𝜎的置信度首次观测到太阳中微子和原子核相干弹性散射的迹象,表明液氙暗物质探测器已经到达了里程碑的灵敏度,也验证了利用相干弹性散射探测低能中微子这一新方式的可行性。研究成果以"First indication of solar8B neutrinos through coherent elastic neutrino-nucleus scattering in PandaX-
2024-11-08
成果发布 | 严智明等人揭示被掺杂的莫特绝缘表面可通过电荷歧化形成一种截然不同的绝缘基态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青年学者严智明与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Peter Wahl教授团队和Phil D. C. King 教授团队、意大利CNR-SPIN的Silvia Picozzi教授团队、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固体化学物理研究所Andrew Mackenzie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共同发表题为 “Avoided metallicity in a hole-doped Mott insulator on a triangular lattice” 的研究论文,
2024-09-28
成果发布 | 交大团队为ATLAS暗物质与暗光子最新联合统计测量作出重要贡献
2024-09-27
成果发布 | 探测中性三重规范耦合新物理的研究论文在Frontiers of Physics期刊发表并入选封面文章
2024-09-12
成果发布 | LAMOST和Gaia联手在双星中发现遁形已久的小黑洞
北京时间9月10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了一项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导的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基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以及欧空局的Gaia卫星数据,通过视向速度方法和天体测量方法,在双星系统中成功发现了一颗位于黑洞质量间隙的小质量黑洞。 近60年来,天文学家基于传统X射线方法已经证认并测量了20余颗恒星级黑洞的质量,其质量分布显示为缺少3—5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这一区间被称为黑洞质量间隙。这与黑洞形成理论的预期——小质量黑洞数量远多于大质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