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上海交通大学JUST光谱望远镜建设的开局之年,值此机会,李政道研究所青海冷湖“天问求索”暑期实践团于7月16日至7月21日对青海大学、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和赛什腾山4300米JUST光谱望远镜台址进行为期6天的学习调研。实践团由李政道研究所思政教师杜琳宸、物理与天文学院副研究员刘成则带队,并特邀李政道研究所共建单位上海天文馆的相关老师同行。
扎根西部大地,共促协同发展
青海大学
7月17日上午,实践团赴青海大学调研。从世界上唯一一座以复份形式保存种质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复份库,到详细陈列藏医发展历程的民族医学博物馆;从为青海省清洁能源发展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撑的光伏中心先进压缩空气储能与声能转换实验室,到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原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实践团成员认真学习了解青海大学的学科特色与发展优势。随后,实践团与青海大学数理学院就双方短、长期合作项目进行初步探讨,数理学院副院长、物理与天文系主任赵延忠表示,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青海大学来,扎根西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杜琳宸表示希望能以本次实践为基础,共建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欢迎青海大学的老师到上海交通大学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推进JUST望远镜项目。
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
7月17日下午,实践团赴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调研。紫台青海观测站科普部主任靳生玉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天文台科普基地、天文观测业务平台,学习了解当地的科研科普条件。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围绕科学目标、科学装置、科技成果等话题与驻站科研工作者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天文台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合作工作。
冷湖科技创新创业园区管委会
7月18日,实践团与冷湖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管委会进行座谈。杜琳宸表示,非常感谢冷湖管委会对上海交通大学JUST光谱望远镜建设的全力支持,希望以JUST光谱望远镜为契机,建立长期稳定的暑期社会实践合作关系,吸引更多学生到冷湖世界级天文台址开展科学研究。上海天文馆施韡表示,希望与李政道研究所一道,在设备建设、资源共享、公众科普等方面探索与冷湖管委会合作的可能性。冷湖管委会发展部李志伟表示,在上海交通大学JUST光谱望远镜平台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冷湖管委会将为科研人员提供全方面协助与服务,全力保障上海交通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长期科研访问以及专业天文观测等工作的有序推进。
冷湖实验室
座谈结束,实践团成员来到冷湖实验室,为青少年带来一场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为题的科普报告。实践团团长张铭缘讲述了古代天文学、近代天文学和现代天文学的相关知识,并特别强调,在大科学装置建设与关键技术攻关过程中,党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通过本次科普讲座,实践团身体力行“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号召,为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贡献力量。
追寻历史遗迹,传承红色文化
青海省博物馆
7月16日,实践团走进青海省博物馆,将革命文化传承与保护作为重点,重点参观了青海省博物馆“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接触到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青藏公路建设指挥部旧址、西路军纪念馆等众多历史遗迹的图片。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展现了青海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谱系。通过全面深入的参观与学习,实践团成员充分领略了青海历史、考古、非遗以及革命文物背后的珍贵故事。
敦煌博物馆
7月21日,实践团成员赴敦煌博物馆参观。敦煌博物馆是研究与展示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场所。一幅幅敦煌壁画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通过壁画上绘制的场景、人物和故事,成员们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到了当时繁荣的贸易与文化交融。在传承中实践,在升华中弘扬,实践团成员从莫高精神中汲取力量,坚定科研报国志向,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走向更广阔的学术与人生道路。
英雄地中四井纪念碑
7月19日,实践团赴茫崖市冷湖镇五号石油基地遗址,参观英雄地中四井纪念碑。从1958年地中四井喷油到1992年青海石油管理局搬迁,实践团成员缅怀了地中四井的光辉历史,感受到了青海石油人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在“英雄地中四,美名天下扬”纪念碑前,实践团成员庄严地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专业深度调研,天问求索问道
青海冷湖赛什腾山是我国未来光学和红外天文望远镜的最佳观测台址,已有不少天文望远镜落户或计划落户于此,上海交通大学JUST光谱望远镜也将落户青海冷湖。为发挥实践团成员的多学科优势,培育支部成员的专业认同、行业情怀和家国情怀,实践团成员在紫台青海观测站、冷湖天文台址开展专业深度调研。
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
7月17日晚,实践团成员在紫台青海观测站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在站内进行天文数据采集和天文观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冷湖赛什腾山天文台址
18日上午,实践团赴冷湖台址,在冷湖管委会的引导下登上赛什腾山。亲身感受赛什腾山空气质量佳、无光害、云量少、多晴夜的卓越天文观测条件。在国家天文台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老师的陪同下,实践团先后参访了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的望远镜工程项目,了解了同平台其它项目的科学目标和工程进度。
19日晚,在珍贵的无月黑夜窗口期,在冷湖世界顶级观测条件下,“天问求索”暑期实践团采集天体的一手观测数据。
当“天问”遇见冷湖,青海冷湖“天问求索”暑期实践团不止于“以天之语,解物之道”,核心更在于“求索”上海交通大学如何利用已有资源与青海大学、紫台青海观测站、冷湖管委会合作共建,挖掘共建基础背后的发展力量,发扬“天问精神”,探索自然极限,拓展认知疆域,为根本性科学规律的探索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