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 Wilczek】液晶中的魔法

2019-09-03

作者 | Frank Wilczek
翻译 | 胡风、梁丁当
配音 | Betsy Devine

当我们学到掌控物理世界的新方法时,魔法就会降临。很多科技放到一百年前完全就是魔法,比如,核能、磁共振成像和GPS,它们都来自神奇的量子世界。那么现代魔法在哪里呢?

制造显示屏的神奇材料拥有创造未来技术的惊人潜力。

物理学中最吸引人的领域或许是宇宙学和那些寻找新基本定律的研究。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前沿领域也是非常有意思的,那就是寻求魔法。当然,我指的不是骗人的小把戏,而是科幻作家亚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e)所诠释的那种魔法——他有个著名的定律:“任何足够先进的科技,皆与魔法无异。”

每当我们学到掌控物理世界的新方法时,魔法就会降临。很多科技放到一百年前完全就是魔法,比如,核能、磁共振成像和GPS,它们都来自神奇的量子世界。

可是现代魔法还有另外一个分支,它的源头不像量子力学那样显赫,至今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还有非常巨大的潜力尚未发挥出来。你可以从肥皂盒里粘糊糊的残渍中隐约察觉到它的蛛丝马迹。基础科学课常常宣称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然而自然界中的物态远比这丰富。这种黏性物质就属于三态之外的另一种物态:液晶。

液晶是一种既能像液体一样流动,又能像晶体一样与光发生相互作用的独特物态。它们通常由较长的有机分子构成。液晶的奇妙之处在于,一方面这些分子定向排列成某种规则的图案,而另一方面它们的中心却可以自由移动。这些方向固定的分子就像一个个小的电磁波接收天线,可以吸收光,并将其转换成另外的形式。

由于液晶兼有晶体改变光的能力与液体的流动性,它们可以用于制作超柔韧、对颜色敏感的棱镜和偏振片。这使得它们在显示器制造方面极为有用。实际上,液晶是绝大多数现代计算机显示屏的核心材料。

液晶的数学理论融合了晶体复杂的对称性与流体丰富的动力学,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液晶的光学特性有怎样的影响。1991年,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吉勒·德热纳(Pierre-Gilles de Gennes)因其对液晶理论的贡献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然而我们对液晶的理解还远不止于此,更神奇的是,液晶还是生命的核心。有一种特殊的二维液晶,它卷曲形成闭合球面,组成了细胞表面以及细胞内不同功能单元之间的薄膜。这些液晶能选择性地让各类不同物质通过,从而让细胞可以进食、消化、排泄与呼吸。它们还会生长、发芽和分裂,而这些活动正是生物发育与繁殖的根本基础。

在这方面,人类的工程师还远不及大自然。我们的机器不会复制、生长和自我修复,在调控与环境的互动时,也远达不到生物那般的精妙复杂。人类发展液晶技术的主要瓶颈是:尽管我们有描述液晶的出色方程,却并不擅长利用它来指导创新设计。

这个问题可能太复杂了,以至于超越了我们大脑本身的能力。而边做边学(或更准确地说,边模拟边学)的计算机程序则很可能胜过我们人类的逻辑推导,帮我们获得更多的成功设计。技术就是这样进步的:今天的魔法会孕育出明天的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