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暗物质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启动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顺利召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院士出席会议。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包括王贻芳院士、万宝年院士、马余刚院士、毛淑德教授、史生才院士、李向东教授、吴岳良院士、邹冰松院士、罗民兴院士、赵刚院士、赵红卫院士、赵政国院士、高原宁院士和常进院士等参会。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实验室主任张杰院士,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李政道研究所和物理与天文学院相关领导及实验室骨干成员等50余人现场参会。会议由张杰和王贻芳共同主持。
丁奎岭在致辞中向对学校和实验室建设发展给予关心和支持的专家和领导表示感谢。他指出,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着引领作用。暗物质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是国家对学校在暗物质研究领域深厚科研实力的高度认可,也对学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攻克关键科学难题和引领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将全力支持实验室建设,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帮助下,切实将实验室建设成为暗物质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重要贡献。
骆大进代表上海市科委向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上海正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主线,推动国际科创中心向 “强功能” 跨越。暗物质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内暗物质前沿研究高地,已在暗物质探测等方向取得系列突破。市科委将加强统筹部署,优化资源配置,支撑李政道研究所及实验室高质量建设发展。同时,希望实验室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勇闯科研 “深水区”,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跻身暗物质研究国际第一梯队,为暗物质物理的创新研究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随后,张杰做实验室建设方案汇报,涵盖科学问题与研究方向、建设基础与历史贡献、组织架构与人才团队、建设内容与预期成果,以及运行机制与课题指南等方面。实验室将聚焦核心科学问题,围绕暗物质与原子、中微子、电磁场的相互作用以及暗物质的大尺度行为四个方向,推进PandaX暗物质与中微子探测装置、TRIDENT深海中微子望远镜(海铃计划)、实验室天体物理平台和JUST光谱望远镜等四个专用科学装置的建设,开展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研究,力争在揭示暗物质本质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大幅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
学术委员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和未来建设发展规划,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期望实验室在暗物质探测和相关研究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成为国内外学术合作交流、多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的典范,持续提升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助力我国基础科学进步和科技创新事业发展。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聘任仪式,丁奎岭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及各位委员逐一颁发了聘书。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暗物质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实验室将充分吸收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汇聚顶尖科研力量,强化多学科协同创新与国际学术合作,为揭开暗物质之谜,推动我国基础科学研究迈向更高水平贡献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