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百年外滩 多元文化体验 ——李政道研究所为国际师生打造跨文化历史课堂

2025-04-28

4月25日,李政道研究所组织来自美国、马来西亚、哥伦比亚、尼日利亚、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国际师生,一同沉浸式探访外滩百年建筑群,体验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沧桑巨变与深厚文化底蕴。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让国际师生深刻体悟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背后的历史逻辑与文明传承,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内涵与实践路径。

活动的起点是外滩的老市府大楼。这座始建于1914年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曾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部,见证了近代中国城市治理的转型。1949年上海解放后,这里成为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同年10月2日,大楼前升起了上海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建设人民的城市——陈毅市长办公地旧址主题展”中,大家通过档案文献与历史场景复原,触摸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建设的峥嵘岁月。

随后,一行人步入外滩12号大楼。这幢建成于1923年的原汇丰银行大楼,曾被泰晤士报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华贵的建筑”,如今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办公所在地。师生们被这座百年建筑所承载的历史故事深深吸引,不仅惊叹于其建筑的华丽,更对其所体现的中西交融风格深感震撼。其建筑设计细节处处体现的中西交融,也是上海“海纳百川”城市精神的最好体现。

沿着外滩前行,师生们来到了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这里是上海的“母亲河”,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百年风云。讲解人朱一宁通过一组同款视角的老照片,为大家展现了这里在过去百年间的变化。昔日的吴淞路桥和划船俱乐部如今已化身为观景平台和公共空间,历史与现代在这里完美融合。师生们矗立江边,望着对岸的现代建筑与历史遗迹交相辉映,纷纷感叹上海的飞速发展与独特魅力。

以建筑为媒、以历史为鉴,以文化为桥。李政道研究所长期致力于搭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已连续五年开展跨文化历史行走活动,不仅为国际师生打开了一扇读懂中国的文化之窗,更彰显了李政道研究所积极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使命担当。未来,李政道研究所将继续拓展跨文化活动的深度与广度,探索更多元的交流形式,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全球科技与人文融合贡献更多力量。

撰稿:杜琳宸、汪雯